湖北十一选五开奖公告 www.t7j0.cn
一、最初做《创富志》的由来和想法
当时做《创富志》杂志最初的想法——我们要做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杂志。
我们当时为什么要去做“商业模式”呢?
因为定位。
《新财富》我做了四年。
原来我是做两份报纸,一本杂志,做着做着就专业人士来看了,后来我就想做一本给企业创始人和老板真正来看的杂志。
我从那出来,办了《创富志》,希望做一本对企业创始人有帮助的杂志。
二、《创富志》为什么会定位为讲商业模式?
当时中国看商业杂志的人不多。
并不是说我们中国没有人想看杂志,
也不是中国人不想看商业杂志。
是因为我们的杂志都不够好,所以人都不看。
那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杂志呢?
就不要去讲故事,故事他们都不爱看,也别讲太多专业的东西了。
那该讲什么?讲商业的逻辑,赚钱的逻辑。
赚钱的逻辑是什么呢?——商业模式
所以我们当时定位商业模式就这么来的。
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说过一句话: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。
商业模式在之前,只是互联网谈的比较多的一个词,
我们就这样决定了,《创富志》就讲赚钱的逻辑,定位于研究商业模式。
三、关于《创富志》和魏朱商业模式的一段渊源
我原来有两个朋友,一个叫郎咸平,一个叫陈志武。
我找他们,给我写稿子。
郎咸平给我写行业的本质。陈志武给我介绍了研究商业模式的朱武祥,然后我就找到朱武祥。
朱武祥又说:我跟我一个同学正在研究这事呢?这个专栏我们一起开,行不行?
我说:行。朱武祥这个同学就是魏炜。
当时朱武祥、魏炜正对商业模式感兴趣,我们3个就开干了,开始写专栏。
他俩写了一年专栏,后来又出来一本书,叫《发现商业模式》。
那时候叫朱魏商业模式,后来朱魏不好记,就改叫魏朱商业模式,魏朱商业模式理论。
四、《创富志》7年最主要的两件事:1000多个案例和魏朱商业模式理论
《创富志》做了七年,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呢?做了一千多个商业模式案例。
我们将很多企业写成了商业模式案例。
然后还做了一件事,就是跟魏炜、朱武祥联合搞了一套商业模式理论。
商业模式在这之前没有什么被通用的定义,各种各样的定义,众说纷纭。
有人说就是赚钱的方式,有人说就是盈利模式,美国阿米特教授说叫活动系统的集合。
我们逐渐逐渐从商业模式六要素开始研究,
看别人的案例,发现商业模式,到重构商业模式,最后给它一个定义——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。
五、关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迥异之商业模式的不同定义
其实东方人看商业模式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。
西方人的商业模式定义是活动系统的集合,他说你为什么不是?为什么要看利益相关者?
东方人是不一样,东方人是结构性思维,西方人是因果关系。
比如说中医和西医:
你要是嘴上长了一个泡,上火了,西医会说你缺维生素,或者给你弄点消炎药。这是西方的逻辑他的思维一种是因果关系。
但是东方人的思维呢?上火了,要不就是这个火太旺,要不就是水不够。怎么办呢?
中医认为心主火,那就在心上想办法。要不就在肾上,肾主水,那就在肾上想办法。要不把水给加一点,要不把火给按一按。
他不是直接说你这个解决事的问题,而是结构化思维,就是——相关关系。他是找相关关系,而是不是找因果关系。
所以,东方思维和西方关系商业模式,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
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,我们都很理解。说活动系统的集合,你就晕了。
中国没什么商业系统,但是西方经过两三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,实际上已经有系统化的东西了,这跟基督教文化也有关系。
六、为什么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定义特别适合现在的中国人?
目前,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在全球来讲也是顶尖水平。
因为中国有这个土壤。中国人过去三十年那种made in china,在价值链底部这样的一种模式,现在走到头了。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。
那么下一步方向是什么?就是商业模式。
而中国人特别擅长商业模式的设计。
中国人爱找关系,利益相关者这种关系,特别适合中国人。
比如,我要办这件事,你认不认识人,认识人之后,怎么跟他交易?
这个是中国人本来就有的,而且未来来讲,实际上是知识,知识经济时代。知识经济是属于什么呢?它要拿剩余。
就像工人那个时候,你很难监控他的大脑在想什么的,这个成果你很难监控。
他大脑想出来的成果不行,你也不知道。和他交易就特别像和农民交易,就跟农民不出力是一样的,但你并不知道,你必须给农民拿剩余。
与工人相比,工人可以给固定,资本家拿剩余。
但是农民,你想叫他拿固定工资,地肯定种不出来太多。你是拿不到剩余的。
中国80后80%都是农民出身,中国人的思维都是农业思维,现在恰好跟那个知识工作者思维很相近。
所以中国突然之间,一下从农业社会一跃而进知识工作者的社会。
在商业模式上有共同之处。
在这个肥沃的土壤里面,商业模式发展的特别快。
七年一转眼,原来商业模式是互联网讲的一个词,现在一下变成传统模行业也在讲,而且大家在这上面得心应手。
关于商业模式这种思维,我现在已经感受到好多地方在讲。
基本都是往那个方向去走,大家群体无意识的,基本上已经到了这个层面。
七、创富志要做的事就是搭建一个生态
创富志现在要做些什么事呢?
原来是做一个媒体,到了2011年、2012年,
我感受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商业模式设计的时代。
未来十年,中国主要发展动力靠的是什么?
跟前三十年不一样,前三十年是资源分配、配置。分到你手里了,你拿着了,你买房子了,你买房地产了……那是一个选择的成果。
但是未来十年是什么?是结构调整,结构调整就是商业模式的时代。
所以我们是应运而生,我们前面七年都做商业模式,然后到这个时候,正好就踩到这个时间点上。
正好未来十年,就是整个结构调整的时代。
习、李上台之后,国家讲的是大的产业结构调整。
而对于微观的企业来讲,是交易结构的调整。它们迸发出来的价值,未来十年的价值,这个商业价值或者说中国创造的财富,要超过过去三十年中国创造财富的总额。
创始人俱乐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这样一个资源、时间、空间的背景下,结合我们原来的梦想、愿景,我们实际上要做一件什么事呢?——帮助中国的企业创始人设计商业模式,然后搭建一个生态。
八、设计商业模式的几个大层面
设计商业模式大概有几个层面,俱乐部大概是做这几件事。
第一个层面:为自己设计商业模式
每个人进来都想要为自己设计商业模式。
给自己设计商业模式是他的目的,做好自己的企业,这也是我们提倡的。
第二个层面:为他人设计商业模式
通常创始人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受局限的,因为再有本事的医生也很难给自己看病。
最后你会发现给自己设计特别难,但是给别人设计就特别愉快。
通常在我们这,最后结论:往往进了俱乐部就为别人设计模式,我给你设计,你给我设计。因为我们大脑受限制,受自己限制,就像后背挠痒痒一样,自己挠不着,互相帮忙,这是一个方式。
从进来给自己设计商业模式,到实际上是在为他人设计商业模式,或者他人为你设计商业模式。
得出结论:其实给自己设计商业模式就是给他人设计商业模式,这也比较符合商业的一种逻辑。
比如:我们有个会员,他说你给客户去卖产品,你是在自己的模式里面想把产品卖给客户,你会发现很难卖。后来他怎么做呢?“我不卖我的产品,我也不讲我的产品,我就讲你的模式。你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怎么样?我看你的商业模式应该这么去改?”他把他自己给设计到客户的模式里面。最后他发现在做生意的过程之中,为别人,为利益相关者设计商业模式,自己的商业模式就出来了。
第三个层面:给生态设计商业模式。
你要了解大势,大的趋势,英雄不是通过努力来成为英雄的。
他只是在恰当的时候,做了一件恰当的事。
我常说黎元洪是被枪顶在脑袋上,成为首任大总统的。
那个时间,他恰好在那个点上。
经常是这样,你要把生态的商业模式设计好。
我们一群人,把生态的商业模式设计好之后,你就把自己设计到那个位置上。
就是巴菲特说的,压根什么事也没干,只是水位上涨。
所以我们说,要给自己设计商业模式,给他人设计商业模式给生态设计商业模式?;旧暇驼饷匆桓雎呒?。
九、创始人俱乐部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大生态?
那创始人俱乐部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呢?
在这个生态里面,具有智慧,大家智慧的交流。
就是商业模式智慧工具。
我们把魏朱的商业理论像一颗种子一样,播到创始人的脑子里面。
现在一百四十多个创始人会员,在他们的脑袋里面就播下了这颗种子。
同样一颗种子,播在不同创始人土壤里面,长不来东西都是不一样的。他们在出来之后,又去把他们新成长出来树上的种子,又播到后边人的头脑里面,他又长出来不同的东西。
我们从一开始那颗种子出发,然后不断的去长。
那么这个中间,一片生态就出来了。这是智慧层面,是思想的一个层面。
还有一个层面是资源层面。
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。
当你想出来一个商业模式,但你说交易,跟谁交易?你想要的东西在哪儿?
那么在我们的会员里面,在这个生态里面,
我们实际上是用一个统一的语言,就是商业模式的语言。
大家对于商业模式一点也不陌生,他也形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心态,合作的心态,共赢的心态。
接下来大家谈起来,很容易就可以交易。
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,在生态里面,
大家的语言都是一致,思想都是基本相类似的。
又有资源不同,这样就很容易交易,交易成本就很低。
比如说美国MBA。 MBA在美国就是语言训练班,大家都同样以一种方式来做这件事,比如营销。
营销就这么一套营销,互相之间,我们俩谈生意的时候,大家都明白,都上过MBA嘛。
干什么弄什么都明白。就这个成本就低了,否则说不明白。
在俱乐部这个系统里面也是这样,大家都接受了商业模式这个语言,然后沟通成本就非常低,建立交易效率就非常高。
所以我搭建的这个生态,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?
创造、提升每个创始人企业的价值,大家互相之间也可以分享价值。
前提在于你能提高这些,这个生态里面各个物种的价值。
而这个生态里面,各个物种是没有什么冲突的。
并不一定说只有恐龙生存了,所有的东西都灭了。
而实际上是,有的很强大,是一棵树,有的就是一只小鸟,在树上,做个鹦鹉也挺好。不是说一定是大者生存,而实际上是适者生存。
每个人都有他适合的位置,整个生态里面,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幸福。
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价值观。
很多企业本身来讲,他自己受这个智慧的限制,受能力的限制,受资源的限制。
他做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,他不开心了,因为他天天碰到很多事情,没有什么解决办法。
有企业家精神,天天想改变世界。但发现,没有办法,他很痛苦。
到了这个俱乐部,到了这个生态里面,那么他改变了自己,然后改变了世界,有成就感。感觉到很幸福。
实际上我们最终是希望,最终的目的:我们想让创始人俱乐部的每一个创始人在我们这能一辈子。
因为是会员嘛,进来了之后,就一辈子。
因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是一次性的事,你创新完了,还要继续创新。
就像中医讲的,一个人你不可能说没病,他只是没有发病。
他平衡就是没病,他一旦失衡就发病。
所以问题不可能全解决完了,当你发展到一定程度,又有不平衡了。
所以他不断的重构商业模式。
我希望他在这里面,不断的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,直到他退休。
退休之后,他又有心灵上的这一帮朋友。
他可以继续在这,他有一种幸福的感觉。
这个就是我们整个关于俱乐部的设想。
十、创富志未来十年的大目标
如果要说目标的话,我们有一个时间胶囊。
我们现在都装上这个未来,我的一个设想就是:
未来十年,我们抓住中国重构商业模式这个大的机遇,
在我们生态里面,能孵化出一百家上市公司,
帮助一万家企业,设计他的商业模式。
我们以终为始,回过头来,说我们一步一步要做什么事。